第一百七十三章:曾侯乙编钟·论礼-《大周守藏史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3/3)页
    四周再变,风允带庄周与屈原来到一普通人家。
    观其一生。
    从降生时的婴孩咿呀,求其母乳,单纯质朴……
    至成年时的无奈艰辛,为其生存,身不由己……
    到死亡时的万事牵挂,为其一生,哀叹无奈……
    “比起人族数千以记的岁月,人的一生很短暂,一个人的欲望再大,也只是人族的沧海一粟。”
    “但,这却是一个人的一生……”
    风允沉默许久。
    “人族的欲望,是无数人欲所凝聚。”
    “而个人的欲望,却被外界的人、事、物所驱使,身不由己。”
    “这是值得思考的事情啊……”
    “嗡!”
    风允的观世之法消去。
    庄周与屈原回到了曾侯宫殿之中。
    那编钟之声也在此时停下。
    “彩!”
    “大雅之音啊!”
    殿中,士大夫们纷纷夸赞其声,眼中对这样的礼乐,羡慕不已。
    其申国大夫最为殷切,似乎在思考申国可否也能铸之?
    可这样大的青铜器物,不仅仅在材料数目上有难度,其浇铸的工艺上也有难度。
    其它器浇铸只为形,这乐器除却形外,还想顾及音色……
    再看那曾侯,被这一声声恭维之声,乐无言表。
    一时间,整个殿中都是曾侯的欢快笑声和士大夫的吹嘘。
    风允居在右首。
    对这编钟,即使知晓了其消耗国力,也不由赞叹。
    “此编钟,当为礼乐大雅,奠定了今时之音,可比拟古之大乐。”
    得风允的称赞,曾侯更喜。
    不过此番也没有忘记雅会的流程。
    “哈哈哈,让小辈们论礼,就以这编钟之音为题。”
    “现在,可思考一二。”
    “诺!”
    席间,士大夫行礼,其正宾席位上的论礼之人,都在苦思。
    屈原也是正宾。
    可即使随风允观世,也还未曾从那万匹细布的悲哀之中走出来。
    “国曰民重,民曰国重……原,与其悲哀成泣,不若思考,如何能得此大势。”
    风允之观世,可不只是让人如走马跑灯一般,观看世间就结束。
    其观世之后,还有处世,御世。
    可他观屈原,一感性之人,别说御世,怕就是自己处世也难成啊。
    摇首。
    风允只是将玄道的三世之法交给屈原,只是给屈原多一个选择,仅此而已。
    “屈原。”沈尹华望向屈原,从编钟之声中醒悟,他方才发现屈原还在垂头丧气。
    “你莫忘记此番来曾国,是为了一展楚之礼乐,让各国重新认识楚国,此时如此姿态,可对得起楚国培养?”
    闻声,屈原愣然。
    “楚国培养……”
    “是啊,我身负礼乐之担,怎么能这时候悲伤呢?”虽是这样说,屈原却泪目而望,看着风允。
    他这时才明白,风允所说的——成年之人,身不由己,他的‘欲望’被外界的人、事、物所驱使。
    “沈尹华先生放心,屈原…必不会堕楚国礼乐之名。”
    这是屈原的选择。
    他的一生已经注定,为楚国而兴、为楚国而亡,即使无奈,也不会有一丝懈怠。
    这时,曾侯言:“就先以风子所带的……楚国,为首台吧。”
    首台。
    此时论礼,其下有人欲与首台论,就可上场,若能辩过,其首台落败,亦可称擂台也。
    这还是楚国第一次为首台。
    不少士大夫都暗恼,却是被楚国捡了便宜。
    这首台之人,压力极大,为此众人都会给些面子,少有被第一轮击落的。
    “伱去吧,屈原。”不知为何,此时的沈尹华,面色已不似当初来曾国之时,似也被何事所打击。
    “诺。”
    屈原面目坚定,起身而入台。
    此时一乐师拿来一小鼓。
    “我来擂鼓。”风允出声,招来那内侍。
    擂鼓,论礼之时,其胜而擂,败而竭也。
    那内侍紧忙递来。
    屈原闻声,对风允深深一礼。
    “原,必不让风子失望。”
    ……
    (本章完)